企业动态 2022年09月01日
胃蛋白酶原——诊断胃癌的理想肿瘤标志物
CN
CN
EN
企业动态 2022年09月01日
胃蛋白酶原——诊断胃癌的理想肿瘤标志物
一、 标志物介绍
胃蛋白酶原(pepsinogen,PG)是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,只有在酸性条件下(pH<5.0)才可以转变为具有生物活性的胃蛋白酶,属天冬氨酸蛋白酶的一种,分子量为42KD。根据不同的生物化学和免疫活性特征,将PG分为胃蛋白酶原I(PGI)和胃蛋白酶原II(PGII)两类。其中PGI由胃体、胃底腺主细胞和黏液细胞分泌;PGII由贲门腺(cardiac gland region)、胃底腺(fundic gland region)、幽门腺(pyloric gland region)和近端十二指肠Brunner腺体细胞(duodenal Brunner gland region)产生。PG主要分泌到胃腔中,但其中约1% 通过胃黏膜进入血液循环,当胃腔或胃黏膜发生病变时,血液中PG含量会发生变化[1]。
胃蛋白酶原在胃黏膜中的分布
二、临床诊断意义
当胃黏膜发生萎缩,胃底腺数目减少或被幽门腺取代,此时PGI分泌减少,其血清含量下降;而PGII分泌细胞广泛,所以其在血清中水平无明显变化或轻度升高,导致胃蛋白酶原比值(PGI/PGII,PGR)下降。因此监测PGI、PGII含量,可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临床依据[2]。虽然血清PG应用于胃部疾病诊断和筛查的界值尚未完全统一,但是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明PG可以反应胃黏膜的功能状态,可用于胃部疾病的筛查和诊断。
根据PG含量监控幽门螺旋杆菌(Helicobacter pylori,Hp)患者是否根治:Hp引起胃炎患者血清PG增加,PGR降低;Hp清除后,PG快速下降,PGR显著升高[3];
根据组织学检查和血清PG可判断是否为胃萎缩性胃炎:当萎缩性胃炎在组织学上进展时,PGI和PGR降低,当萎缩程度加重时,PGR降低;中度或重度萎缩性胃炎患者PGR显著低于轻度萎缩性胃炎者[3];
根据血清PGI含量判断胃溃疡分期及病变部位:处于活动期或愈合期的胃体和胃角溃疡患者的血清PGI水平要明显高于处于瘢痕期的溃疡[3];
根据PGI和PGR判断进行胃癌筛查:相较于胃镜检查,血清PG检查比常规体检更易操作,适用于广泛人群;研究认为,将“PGⅠ≤70μg/L且PGR≤3”(不同检测产品的参考值范围不同)作为针对无症状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界限值,具有较好的筛查效果[4]。
综上所述,血清PG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某种胃病的存在,对胃病筛查和诊断具有重大意义。
三、 博岳胃蛋白酶原(PGI和PGII)抗体
3.1 配对抗体推荐
针对胃蛋白酶原PGI和PGII检测,博岳生物分别推出如下单克隆抗体,另外还提供对应的胃蛋白酶原重组抗原。其中抗体配对推荐如下:
表1 用于胃蛋白酶原双抗夹心免疫检测系统开发的配对推荐
3.2 胃蛋白酶原抗体性能分析
以化学发光平台为例,博岳内部实验室选用上述配对原料进行了试剂性能分析。结果显示PGI和PGII两个项目的配对原料在化学发光平台上表现良好,其中低值端精密度PGI CV≤3.22%,PGII CV≤3.15%,同时43例的PGI临床样本和34例的PGII临床样本与对应项目的雅培试剂盒(i1000)平行比对测试,结果显示自研试剂PGI和PGII与雅培试剂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(PGI:R2=0.9623,PGII:R2=0.9798)。
(1)精密度测试:
分别取2例临床样本,使用自研试剂盒测试10次,分析显示精密度良好 (PGI CV≤3.22%,PGII CV≤3.15%)。结果分别见图1和图2。
图1 PGI精密度测试
图2 PGII精密度测试
(2)与雅培试剂相关性
PGI:取43例临床样本,分别使用自研试剂盒和雅培试剂盒(I1000)测试,对两试剂测试浓度做线性回归分析,分析显示两试剂呈显著相关(R2=0.9623)。见图3。
PGII:取34例临床样本,分别使用自研试剂盒和雅培试剂盒(I1000)测试,对两试剂测试浓度做线性回归分析,分析显示两试剂呈显著相关(R2=0.9798)。见图4。
图3 PGI临床比对结果(N=43)
图4 PGII临床比对结果(N=34)
参考文献
[1] Mukoubayashi C, Yanaoka K, Ohata H, et al. Serum pepsinogen and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.[J]. Internal Medicine, 2007, 46(6):261-266.
[2]虎金朋, 莫丽蓉, 周燕,等.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[J]. 中国当代医药, 2019, 26(20):4.
[3]杨文泰, 陈建勇. 胃蛋白酶原与胃部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[J]. 江西医药, 2018, 53(4):3.
[4]杜奕奇, 蔡全才, 廖专,等.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(草案)(2017年,上海)[J]. 胃肠病学, 2018(2):8-14.